綜合布線各系統清單計算詳解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綜合布線系統作為現代建筑智能化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完善的綜合布線系統能夠支持電話、數據、圖像及多媒體業務的綜合傳輸,為建筑的智能化運行提供堅實保障。本文旨在詳細介紹綜合布線各系統清單的計算方法,幫助您快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確保布線工程的精確與高效。
一、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種模塊化、靈活性的信息傳輸系統,采用標準化的接口和傳輸媒介,支持多種應用系統。它主要由以下七個子系統構成:
1. 工作區子系統
2. 配線(水平)子系統
3. 干線(垂直)子系統
4. 設備間子系統
5. 管理子系統
6. 建筑群子系統
7. 光纜傳輸系統
二、各系統清單計算方法
1.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主要由RJ-45跳線、信息插座模塊(TO)和所連接的終端設備(TE)組成。計算要點包括:
(1) 信息插座數量:根據實際需求確定每個工作區的插座數量。
(2) 跳線長度:從插座到設備的連線一般采用雙絞線,長度不宜超過5米。
(3) 插座安裝位置:插座應安裝在墻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距離地面30厘米以上。
2. 配線(水平)子系統
配線子系統由工作區的信息插座模塊、配線電纜和光纜、電信間的配線設備及設備纜線和跳線等組成。計算要點包括:
(1) 電纜長度:根據平面圖計算每個信息插座到電信間的最短路徑長度,并考慮一定的余量。
(2) 電纜類型:根據應用需求選擇非屏蔽雙絞線(UTP)或屏蔽雙絞線,以及光纜。
(3) 配線設備:包括配線架、跳線等。
3. 干線(垂直)子系統
干線子系統提供建筑物的干線電纜,連接電信間到設備間。計算要點包括:
(1) 電纜長度:根據樓層高度和設備間位置計算干線電纜的長度。
(2) 電纜類型:一般使用光纜或非屏蔽雙絞線。
(3) 配線設備:包括建筑物配線設備(BD)、設備纜線和跳線。
4. 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是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計算要點包括:
(1) 設備數量:根據系統需求確定計算機系統、網絡集線器、交換機、程控交換機等設備的數量。
(2) 設備布局:合理規劃設備間的布局,確保設備間的通風、散熱和安全性。
5. 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每層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計算要點包括:
(1) 配線架數量:根據樓層信息點數量確定配線架的數量和類型。
(2) 跳線數量:根據配線架的連接需求確定跳線的數量和長度。
6. 建筑群子系統
建筑群子系統將一個建筑物中的電纜延伸到另一個建筑物,通常由光纜和相應設備組成。計算要點包括:
(1) 光纜長度:根據建筑群之間的距離和路由規劃計算光纜的長度。
(2) 光纜類型:選擇單模或多模光纜,根據傳輸距離和帶寬需求確定。
(3) 保護設施:包括電氣保護裝置、橋架、管道等。
7. 光纜傳輸系統
光纜傳輸系統負責數據的高速傳輸,是綜合布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要點包括:
(1) 光纜數量:根據系統帶寬需求和傳輸距離確定光纜的數量。
(2) 光纜接頭:計算光纜接頭的數量和類型,確保光纜連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三、清單計算注意事項
1. 準確性:確保所有計算數據準確無誤,避免遺漏或重復計算。
2. 靈活性:在計算過程中要考慮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為未來升級和擴容預留空間。
3. 經濟性:在保證系統性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4. 安全性: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
四、總結
綜合布線各系統清單的計算是布線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重要環節。通過準確計算各系統的需求,可以確保布線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滿足建筑智能化運行的需求。同時,合理的計算和規劃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降低運營成本。希望本文的介紹能夠幫助您快速掌握綜合布線各系統清單的計算方法,為您的布線工程提供有力支持。